傳AMD MI350系列AI芯片漲價70%,仍有“性能-價格”雙優勢
關鍵詞: AMD MI350系列芯片 英偉達B200 ROCm 7軟件棧 AI芯片市場
在傳聞AMD將MI350系列芯片的平均售價上調70%之后,其股價應聲走高。
根據相關報道稱,MI350系列芯片的平均售價將從1.5萬美元上調至2.5萬美元,漲幅達到70%,但仍比英偉達的Blackwell B200(3-4萬美元)便宜。在性能方面,MI350系列芯片據稱可以與英偉達的Blackwell B200 AI芯片相抗衡,且一直是AMD的主打產品之一。
AMD在今年6月的Advancing AI大會上推出了Instinct MI350系列AI芯片。AMD明確將MI350系列定位為英偉達Blackwell平臺的直接競爭對手。通過性能突破與定價策略,AMD試圖在AI芯片市場中搶占份額,尤其是吸引云計算公司和大型語言模型開發商。
MI350系列采用臺積電3nm工藝與CDNA 4架構,算力較前代MI300X提升4倍,推理速度提升35倍。MI355X在FP4精度下峰值算力達20PFLOPS,運行超5200億參數模型時,吞吐量較英偉達B200提升1.3倍,每美元投資生成token數量多40%。
同時,該芯片配備288GB HBM3E內存,傳輸速率達8TB/秒,支持8塊GPU組成節點,GPU間帶寬1075GB/s,可以滿足大規模訓練需求。
此外,AMD通過開源ROCm 7軟件棧降低開發門檻,同時定價較英偉達低約30%。MI355X平均售價預計2.5萬美元,仍比B200低1萬美元左右,吸引成本敏感型客戶。
匯豐銀行將AMD目標價從100美元翻倍至200美元,認為MI350系列定價能力高于預期。分析師指出,MI355X性能可媲美英偉達B200,但平均售價低30%,形成“性能-價格”雙優勢。匯豐銀行還預計,AMD在2026年來自AI芯片的收入將達到151億美元,較之前預估的96億美元大幅提高。
此外,富國銀行分析師Aaron Rakers領導的團隊也重申了對AMD的積極展望,并上調了對AMD數據中心GPU的銷售預期。這些分析師的積極態度無疑增強了市場對AMD的信心。
MI350系列芯片的提前量產和市場推廣也是推動股價上漲的原因之一。
AMD計劃將MI350系列的量產時間從原定的2025年下半年提前至年中,這一加速計劃源于產品開發的順利進展以及客戶需求的強勁增長。蘇姿豐表示,MI350系列的開發進度超出了預期,同時市場需求也極為旺盛,因此決定提前量產時間,以增強市場競爭力。
AMD此前還表示,MI350系列即將于今年三季度上市,并且將獲得甲骨文(Oracle)、戴爾、Supermicro、HPE、思科等數十家廠商的采用。
不過,英偉達CUDA生態的壁壘仍存在。AMD需通過ROCm 7的持續優化吸引開發者,否則客戶可能因遷移成本選擇英偉達。
AMD將MI350系列定價上調至2.5萬美元,本質是對其性能躍升與技術壁壘的合理估值。這一策略既反映了AMD對自身產品的信心,也體現了其挑戰英偉達市場地位的決心。然而,最終市場表現將取決于客戶對性能與成本的權衡,以及AMD在量產與生態建設上的執行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