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為何這么牛,有很大一個原因,那就是三星敢于賭,用技術、成本換市場,逆勢擴張,實現規模效應,然后再用產能、規模、價格來熬死對手。
比如在20世紀90年代,三星推出64KDRAM 時,正趕上半導體低谷,內存價格從暴跌,英特爾退出DRAM行業。
而三星當時的生產成本是1.3美元每片,但市場價格只有1美元,成本與價格是倒掛的,其它廠商熬不住,三星則逆勢大投資,大規模擴產不怕虧損,并且是越虧越要生產,最后將日本的競爭對手逼迫出局,自己成為大贏家。
同樣的行為,在LCD上三星也干過。在1997年前后,當時日本屏幕企業在亞洲金融危機、面板產業低谷以及美國“打壓”等多重打擊下迎來了至暗時刻。
然后三星采取在DRAM上成功過的,反周期的投資策略,不顧眼前的虧損,果斷大幅投資擴建生產線,虧著賣LCD屏幕,越虧賣生產,越虧越要大賣,最后同樣是熬死了對手。
當1999年LCD面板回暖時,三星已經成為了全球LCD面板的第一名,一舉拿下了全球19%左右的份額,超過夏普、索尼等日系廠商。
可以說,三星成功的策略,就是反周期操作,逆勢擴產,用產能、價格等熬死對手,然后在行業回暖時收取勝利果實。
如今,正處于半導體下行周期,特別是DRAM、NAND等存儲芯片,又迎來了低谷,很多的產品,已經跌破成本價,市場價格與成本價已經倒掛了。像美光等廠商,已經是撐不住了,裁員,減產,以期渡過寒冬。
但三星,明顯想故伎重演,不是在低谷時削減開支,減少等,而是逆勢擴產,增大產能,想用這一招,繼續來熬死對手?
按照媒體的說法,三星打算在明年至少增加 10 臺極紫外機器。然后大規模提高其最大半導體工廠的芯片產能,多生產NAND、DRAM產品等。
之所以這么干,是想在存儲芯片領域多占市場份額,然后在需求復蘇時支撐其股價,其實就是低價時多生產,多占市場,不怕虧損。當價格上漲時,用規模效應多賺錢。
只是現在像SK海力士、美光,還有中國的廠商們,都是財大氣粗,三星的這一招能不能奏效,還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