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集芯看電源管理芯片的競爭格局現狀
近日,國內電源管理芯片廠商英集芯在科創板IPO的上市進程已經走到最后階段,即將登上國內資本市場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興力量。作為一家成立時間不到8年的電源管理芯片企業,首次沖擊科創板就成功,備受市場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英集芯是一家專注于高性能、高品質數模混合芯片設計公司,主營業務為電源管理、快充協議芯片的研發和銷售。目前,公司基于在移動電源(即充電寶)、快充電源適配器(即充電器、充電頭)等應用領域的優勢地位,成為了消費電子市場主要的電源管理芯片和快充協議芯片供應商之一。
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認可度較高
英集芯持續多年深耕電源管理芯片市場,在行業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技術經驗,產品在行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目前,國內移動通信終端所使用的快充協議可分為五類,英集芯是能夠支持全部五類快充協議的芯片原廠。此外,根據高通官方網站以及測試機構GRL實驗室的報道,英集芯是全球第一家通過高通QC5.0認證的芯片原廠。報告期內,英集芯主營業務收入的構成情況如下表所示:
資料來源:英集芯招股說明書
值得一提的是,英集芯基于自主研發的數模混合SoC集成、快充接口協議全集成等核心技術,所設計的芯片產品具有高集成度、兼容性好等特點,在特定領域與TI、MPS、PI、Cypress、矽力杰等全球知名電源管理IC設計公司競爭,部分產品性能指標已經達到或超過國際品牌競標產品,具備較強的競爭實力。
據了解,英集芯電源管理芯片和快充協議芯片覆蓋了移動電源、快充電源適配器、TWS耳機充電倉、車載充電器、無線充電器等多個應用領域。目前產生銷售收入的產品型號約200款,對應的產品子型號數量超過3,000個,芯片銷售數量達到13.50億顆。英集芯產品在市場認可度較高,公司合作的最終品牌客戶包括小米、OPPO、vivo、三星、博世等國內外知名廠商,實現了科技成果與產業的深度融合。
資料來源:英集芯招股說明書
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模較大 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資料顯示,英集芯在報告期內銷售的芯片數量累計達到13.50億顆,其中2018-2020年電源管理芯片分別為2.77億顆、3.41億顆、2.88億顆。雖然這個數量看上去比較大,但從整個行業來看,目前英集微的市場占有率非常低,僅占市場份額的0.48%左右。
資料來源:英集芯招股說明書
說起電源管理芯片,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它廣泛應用于我們日常生活所見的各種電子充電設備當中。電源管理芯片是在電子設備系統中負責所需電能的變換、分配、檢測等管控功能的芯片,是所有電子產品和設備的電能供應中樞和紐帶。電源管理芯片性能的優劣將對整機的性能產生直接影響,屬于電子設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各類電子產品和設備都具有電壓調節等電源管理需求,所以電源管理芯片下游應用場景廣泛,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新能源、移動通信等領域,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根據IC Insights 統計數據,2019 年全球集成電路產品出貨量約為3,017 億顆,其中電源管理芯片占總出貨量的21%,出貨量約為639.69 億顆,超過排名第二名和第三名類別出貨量的總和,具有龐大的市場需求。根據Mordor Intelligence 統計數據,2019 年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模約為187 億美元,預計將于2024 年增長至237 億美元,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
資料來源:Mordor Intelligence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與消費國家,電源管理芯片市場需求巨大。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2019 年我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模約為720 億元,預計2020 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781 億元,同比增長8%。未來隨著中國國產電源管理芯片在新領域的應用拓展以及進口替代,預計國產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模將以較快速度增長。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商產業研究院
電源管理芯片行業集中度較高 國內企業在細分領域有一定優勢
目前,全球電源管理芯片產業的市場集中度較高,前五大集中度超過70%,國際市場份額主要被海外公司占據,包括TI、PI、Cypress、MPS等在內的國際集成電路公司都擁有多年的經驗沉淀和極強的研發實力。
資料來源:英集芯招股說明書
電源管理芯片應用領域極其廣泛,在我國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國內廠商主要包括圣邦股份、芯朋微、晶豐明源、上海貝嶺等,國內廠商市場占有率較小且基本為國內客戶為主。由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起步較晚,技術水平與世界領先公司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國內下游企業在采購芯片時往往優先選擇TI、PI、Cypress等國際廠商,我國電源管理芯片的自給率處于較低水平。
資料來源:英集芯招股說明書
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電源管理芯片行業中應用越多、品類越多的企業,行業競爭力越強。如國外的德州儀器相關品類累計為12.5萬種,ADI累計產品種類約4萬種。與國外電源管理芯片廠商采取橫向發展的戰略不同的是,國內廠商在電源管理芯片領域起步較晚,一般多采取縱向發展的戰略,即在某一細分領域進行深度研發,再拓展相關應用領域。總而言之,國外廠商品類齊全,覆蓋領域多并且競爭力強。而國內廠商品類較少,但細分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方正證券研究所
近年來,隨著國產芯片的科技實力不斷增強和國內應用市場需求的持續擴大,國產電源管理芯片的研發與設計企業不斷成長壯大,正逐漸縮小與國外同行業企業的技術差距,國產電源管理芯片的進口替代效應越發強勁。因此,國產電源管理芯片企業在未來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此外,由于集成電路產業外部環境的復雜和不確定性,我國需要盡快實現芯片自主、安全、可控發展,從而擺脫國際社會在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上對我國的諸多限制。因此,可以預見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國內電源管理芯片行業有望在國產替代的浪潮中蓬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