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競爭日趨白熱化 云計算行業市場前景分析(圖)
關鍵詞: 云計算
中商情報網訊:云計算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絡“云”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后,通過多部服務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并返回給用戶。
一、云計算行業概況
(一)云計算定義
云計算不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技術,而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應用概念,云計算的核心概念就是以互聯網為中心,在網站上提供快速且安全的云計算服務與數據存儲,讓每一個使用互聯網的人都可以使用網絡上的龐大計算資源與數據中心。較為簡單的云計算技術已經普遍服務于現如今的互聯網服務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網絡搜索引擎和網絡郵箱。在云計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推動下,電子郵箱成為了社會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云計算技術已經融入社會生活。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云計算行業政策
近年來,在中國云計算行業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國家出臺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云計算行業發展與創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等產業政策為云計算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具體情況列示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云計算行業市場現狀
(一)云計算市場規模
隨著全社會的數字化轉型,云計算的滲透率大幅提升,市場規模持續擴張,我國云計算產業呈現穩健發展的良好態勢。2019年我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1334億元,增速38.6%。未來,我國云計算市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接近2951.5億元。
數據來源: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云計算細分市場占比
詳細來看,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中,公有云占比最多,達52%;其次為私有云,占比達48%。
數據來源: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云計算專利申請情況
目前,廣東是中國申請云計算專利數量最多的省份,累計高達34854項。專利申請數量前十省中,北京、江蘇、上海當前申請云計算專利數量均超過1萬。中國當前申請省云計算專利數量排名前十的省份還包括浙江、山東、四川、湖北、河南及福建。
數據來源:智慧芽、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云計算企業競爭格局
據Canalys的統計數據顯示,阿里云在國內云市場中的份額依舊領先,占比為38.3%位居第一。其次為華為云,占比17.0%位居第二;騰訊云占比16.6%位居第三;百度智能云占比8.2%位居第四。
數據來源:Canalys、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云計算下游應用占比
從行業角度來看,目前,中國云計算的主要用戶集中在互聯網、金融、政府等領域。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政務、教育、制造等行業的云計算規模在2015-2019年間保持雙位數增長,其中,互聯網相關行業仍然是云計算產業的主流應用行業,占比約為三分之一;在政策驅動下,中國的政務云近年來實現高增長,占比約為29%。除此之外,交通物流、金融、制造等行業領域的云計算應用水平正在快速提高,占據更重要的市場地位。
數據來源:Frost&Sullivan、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云計算行業發展前景
(一)政策利好行業發展
隨著云計算的技術和產業日趨成熟,我國云計算產業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加速產業轉型的重要力量。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預測,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私有云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2022年私有云市場規模將達到1172億元。云計算是信息技術發展和服務模式創新的集中體現,是信息化發展的重大變革和必然趨勢,隨著云計算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未來云計算產業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
(二)大數據人工智能需求旺盛推動行業發展
隨著云計算對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支撐作用越發明顯,當前云計算已經從早期的IaaS逐漸開始向PaaS和SaaS領域發展,這個過程正在不斷提升云計算產品的附加值,而此時的云計算早已經不是“廉價算力”的代名詞了,轉而成為了企業擁抱工業互聯網的重要橋梁。在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云計算的附加值會逐漸提升,而云計算的全面落地也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產品的落地,提供了重要的場景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