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共舞產城共興
??田徑、足球、自由搏擊、清潔服務、混料分揀……近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北京圓滿閉幕。來自世界各地的機器人同臺競技,有的化身兵馬俑載歌載舞,有的奮力沖刺百米障礙賽,觀眾在熱烈的氛圍中感受科技創新的澎湃活力。
??這不僅是一場科技盛會,也是北京持續培育創新生態、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精彩縮影。以開放的姿態、務實的探索,北京正讓“富有活力的創新城市”從理念變成現實。
??一組數字直觀展現出北京機器人產業的創新密度。2024年,北京市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0%,已支持形成12類200項機器人創新產品,高端產品體系基本形成。目前,北京持續從需求端發力,推動場景開放和規模應用。在園林、教育、水務、制造業等領域,已選擇一批試點單位,梳理18類應用需求,征集并部署50余款創新產品試點應用。
??“北京機器人產業總體處于國內第一梯隊,特別是在新興的人形機器人領域處于國內領先陣營?!北本┦薪洕托畔⒒种悄苤圃炫c裝備產業處副處長梁洪郡說,北京市將機器人作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后的下一個顛覆性產品,抓住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和人工智能賦能帶來的機遇,推動機器人產業高水平創新發展,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機器人創新高地。
??在今年4月舉行的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表現優異的松延動力贏得廣泛關注。“比賽后的1個月內,我們就拿到1000多臺訂單,總合同額超1億元。”松延動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姜哲源說。
??培育創新生態,不只是產業升級的需要,更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借助人形機器人半馬、世界機器人大會、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的接連舉辦,北京進一步開放區域應用場景,支持優秀的機器人產品和服務在文旅、商業、體育、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的展示應用,在支持人形機器人企業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同時,提升城市管理服務能力,不斷釋放新的消費需求。
??立足實際、理性規劃、前瞻布局,才能把城市的特色充分激發出來。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楊浚表示,北京強化規劃引領,激發城鎮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統籌空間供給和發展需求,統籌資源要素和投放時序,創新多元融合城市新圖景。
??比如,對于科創產業類街區,各區保障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空間,推動產城融合。對于商業商務類街區,各區優化新載體,依托商業消費空間布局專項規劃,推動重點商圈改造提升和地標性消費項目落地。
??“北京市域面積約16410平方公里,其中城鎮地區占市域總面積的20%,是產業集聚和創新策源的關鍵陣地?!睏羁1硎?,目前,北京已構建從“市”到“區”再到“街鎮”的規劃傳導體系,針對不同圈層的差異性、協同性加強規劃引導,提出集約高效、協調發展的目標。各區發揮區域特色和發展優勢,主動融入首都空間新格局。
??“昌平是首都重點發展的平原新城,既是科技創新高地,也是生態宜居新城?!北本┦胁絽^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倪娜說,今年以來,昌平區投用科興高精尖成果轉化基地等高品質空間超100萬平方米,高標準建設軌道微中心,推動區域產業與商業價值提升。
??產業發展與城市規劃同頻共振,科技突破與生活場景交相輝映。從機器人運動會的熱烈競技,到機器人場景的日常體驗,從產業集聚再到新城探索,北京正在用一個個鮮活的實踐,展示創新生態的廣度與溫度,讓“富有活力的創新城市”成為首都發展的鮮明注腳。
